English

我的偏见

2000-12-14 来源:光明日报 周晓枫 我有话说

我们这代人的散文教育始从中学语文课本,从《荷塘月色》、《白杨礼赞》、《荔枝蜜》那里接受写作观念。如果都来写荷塘月色,其实大家写的是同一个荷塘,同一种月色,只不过朱自清的表达比别人优美———那时的作家概念,是一种能把语句组织得更好的职业。我曾以为,如果自己有一天达到那样的水平,就能成为优秀的散文作者。

宏观看待那些散文,写父母会以什么方式,写奉献会以什么方式,几乎被格式化。我们现在对好散文的判断标准,和以前对资源的吸收之间关系正好相反:一篇今天看来的好散文不在于多么像我们过去学习到的范本,而正在于背叛;气脉相承的,成了典型的平庸。我们从同一个狭小源头出发,并没有找到许诺中的河流。本来在少年时期受到的教育最能巩固一生,现在需要做的却是遗忘与舍弃。当过去的资源不再提供营养甚至败坏胃口,我们如何开始新的选择?

现在大量充斥报刊的散文中,上演着两种“模仿秀”:一种仿制“美”,一种仿制“深”。我是个修辞爱好者,对比喻和好词抱有强烈的收集乐趣,但越来越发现没有思想推动的语言使美缺乏支撑。我们不是处于唐宋时代,从小接受很好的家学和传统文化的熏陶,只要掌握那些典雅词语进行粘合,就会产生不错效果,怨妇思春也能写得楚楚动人,不需要什么看法和理解。如果我们今天同样处理,就会坠入青春期后遗症的可怕陷阱:满眼的轻风细语,你的情来我的爱,玫瑰加泪水,密布成灾的感叹词和省略号。还有一种泛歌颂体文章,眼见文化随笔受到瞩目,也临时抄些历史和哲学,貌似深邃,其实里面没有思考和感情力量。听到祖国,你就知道他下面要喊万岁;提到故乡,就知道他要说多想回去,好像被谁死扣着外国护照或城市户口。过去有钱人找戏班到家里唱戏,我觉得后一种文章就是一出堂会戏,向有权有势有头有脸那个方向开唱,不需要投入,只是他谋生的方式而已。前一种虽写青春却有风尘气,后一种堂会风,我认为缺乏真正的审美,像伪钞,似乎很像原品,但一定会流露破绽,并且在文学史上不存在流通价值。

强调个人发现、个人见地,在作品中提供一种独特角度,一种新经验,一种新的文字处理技术,可能更为宝贵。有人把公众已知甚至熟知的东西重复十次,或者放大十倍音量写在文章中,即使他的功底深厚,也不能真正打动人;有人寥寥数语,却完成最有效的表述,发挥出的效力更大。我认为,考量作家,应加强对其独创性的重视。评价散文,不应只看这篇文章作者修养多么好,语言多么流畅,其实这些只是二流作家的达标线。一个具备独创精神和能量的作家,才有冲击力,才能真正参与散文建设。

有时我们发现弱点是由于强大优点的反衬,比如一个人特别长于抒情,叙事能力容易显出对比之下的薄弱,没有任何特长反而会达成自身圆满。肯定一个具有特质的作家,要比肯定方方面面都均衡的作家,常常使评论家感到要冒更大的风险。我觉得一个优秀作家是在写作过程中不断享有生长期的。的确,在持续的创作过程中应注意弥补弱点,或者说,怎么样不暴露出弱点。也许,具有独创力的写作者在过程中会遇到某些问题和困难,但这不足以成为我们忽视和怀疑他们的理由。

我们这代人的散文教育始从中学语文课本,从《荷塘月色》、《白杨礼赞》、《荔枝蜜》那里接受写作观念。如果都来写荷塘月色,其实大家写的是同一个荷塘,同一种月色,只不过朱自清的表达比别人优美———那时的作家概念,是一种能把语句组织得更好的职业。我曾以为,如果自己有一天达到那样的水平,就能成为优秀的散文作者。

宏观看待那些散文,写父母会以什么方式,写奉献会以什么方式,几乎被格式化。我们现在对好散文的判断标准,和以前对资源的吸收之间关系正好相反:一篇今天看来的好散文不在于多么像我们过去学习到的范本,而正在于背叛;气脉相承的,成了典型的平庸。我们从同一个狭小源头出发,并没有找到许诺中的河流。本来在少年时期受到的教育最能巩固一生,现在需要做的却是遗忘与舍弃。当过去的资源不再提供营养甚至败坏胃口,我们如何开始新的选择?

现在大量充斥报刊的散文中,上演着两种“模仿秀”:一种仿制“美”,一种仿制“深”。我是个修辞爱好者,对比喻和好词抱有强烈的收集乐趣,但越来越发现没有思想推动的语言使美缺乏支撑。我们不是处于唐宋时代,从小接受很好的家学和传统文化的熏陶,只要掌握那些典雅词语进行粘合,就会产生不错效果,怨妇思春也能写得楚楚动人,不需要什么看法和理解。如果我们今天同样处理,就会坠入青春期后遗症的可怕陷阱:满眼的轻风细语,你的情来我的爱,玫瑰加泪水,密布成灾的感叹词和省略号。还有一种泛歌颂体文章,眼见文化随笔受到瞩目,也临时抄些历史和哲学,貌似深邃,其实里面没有思考和感情力量。听到祖国,你就知道他下面要喊万岁;提到故乡,就知道他要说多想回去,好像被谁死扣着外国护照或城市户口。过去有钱人找戏班到家里唱戏,我觉得后一种文章就是一出堂会戏,向有权有势有头有脸那个方向开唱,不需要投入,只是他谋生的方式而已。前一种虽写青春却有风尘气,后一种堂会风,我认为缺乏真正的审美,像伪钞,似乎很像原品,但一定会流露破绽,并且在文学史上不存在流通价值。

强调个人发现、个人见地,在作品中提供一种独特角度,一种新经验,一种新的文字处理技术,可能更为宝贵。有人把公众已知甚至熟知的东西重复十次,或者放大十倍音量写在文章中,即使他的功底深厚,也不能真正打动人;有人寥寥数语,却完成最有效的表述,发挥出的效力更大。我认为,考量作家,应加强对其独创性的重视。评价散文,不应只看这篇文章作者修养多么好,语言多么流畅,其实这些只是二流作家的达标线。一个具备独创精神和能量的作家,才有冲击力,才能真正参与散文建设。

有时我们发现弱点是由于强大优点的反衬,比如一个人特别长于抒情,叙事能力容易显出对比之下的薄弱,没有任何特长反而会达成自身圆满。肯定一个具有特质的作家,要比肯定方方面面都均衡的作家,常常使评论家感到要冒更大的风险。我觉得一个优秀作家是在写作过程中不断享有生长期的。的确,在持续的创作过程中应注意弥补弱点,或者说,怎么样不暴露出弱点。也许,具有独创力的写作者在过程中会遇到某些问题和困难,但这不足以成为我们忽视和怀疑他们的理由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